意外的事實:握壽司・軍艦卷70種特點及料理照片的味道旅行故事

海鮮料理

魚的握壽司的味道旅行故事

握壽司是將用醋調味的白米上,放上各種魚介類製作而成。這些放在白米上的魚介類被稱為「材料」。代表性的魚介類包括鮪魚和鮭魚等,但這些僅是其中一部分。握壽司雖然外觀簡單,但其味道深邃且技法獨到。食用握壽司的一般禮儀是,將壽司浸入醬油時,輕輕將魚介部分沾醬油再食用。此外,搭配芥末或薑等調味料一起享用,可以進一步提升壽司的風味。

鯵(有名/低~中價格帶)

真鯵是鯵(學名:Caranginae)中特別受歡迎的一種,透明的白肉是其特徵。這種白肉味美且帶有甜味,適合生魚片、鹽烤、燉煮等多種料理。產卵前的夏季是其旺季。此外,鯵的味道也因生息環境而異。居住在內灣的瀨附鯵體色稍黃,肉厚且脂肪豐富。相反,居住在外洋的鯵體色較黑,肉質結實且味道清淡。豐後水道捕撈的鯵特別美味,被稱為「關鯵」,是一種高級魚。

穴子(有名/低~中價格帶)

在島根縣、長崎縣和宮城縣捕獲的穴子(學名:Conger myriaster)有兩個旺季,分別是6月至8月和10月至12月。穴子形似鰻魚,屬於鰻鱺目穴子科海水魚。與鰻魚一樣,穴子的血液有毒,因此通常要加熱後食用。在以生魚為主的握壽司中,煮魚壽司是一個特例。煮穴子通常用醬油、味醂、砂糖、酒等製作的甜辣醬燉煮,使其吸收醬汁,呈現出高雅的甜味和深邃的味道。

真鰯(有名/低價格帶)

真鰯(學名:Sardinops melanostictus)的旺季是5月至10月。特別是秋季的真鰯脂肪豐富,味道濃郁。真鰯適合生魚片、魚丸等多種料理。大多數真鰯長15至20厘米,隨著成長其名稱會改變。比如,幼魚稱為白魚。與作為煮干原料的片口鰯相比,真鰯味道濃郁。

本鮪(有名/高價格帶)

本鮪(學名:Thunnus orientalis),也稱為黑鮪,是最高級的鮪魚。津輕海峽的大間等日本近海捕撈的鮪魚在秋季和冬季最為旺季。南半球捕撈的鮪魚則在夏季旺季。在日本,鮪魚已有一萬多年的食用歷史。鮪魚作為壽司材料開始流行於天保年間(1830年~1844年),當時因捕獲過多價格低廉,意外成為壽司材料。然而,脂肪較少的赤身較受歡迎,脂肪多的部分直到昭和初期才開始受歡迎。

長鰭鮪(有名/低~中價格帶)

長鰭鮪(學名:Thunnus alalunga)在秋季和冬季最為旺季。此時脂肪豐富的個體被稱為「鮪魚女王」,味道接近本鮪。長鰭鮪是小型鮪魚,體長最大約1.5米。天然魚為主,價格親民。味道清淡,肉質柔軟,筋少,是其特點。

鰈魚(有名/低~中價格帶)

日本捕撈的鰈魚(學名:Hippoglossoides dubius)種類多達數十種,幾乎所有種類都可食用。鰈魚的旺季主要是指產卵前有魚卵的時期。不同種類的鰈魚有不同的旺季,因此全年都有鰈魚在旺季。常見的有真鰈、眼高鰈、馬鰈、烏鰈等。鰈魚形似比目魚,但兩眼位於身體右側。鰈魚的背鰭和尾鰭的肌肉部分稱為「魚鰭」。這些部位因運動頻繁,肌肉發達,口感獨特。在高級壽司店中使用比目魚鰭,在平價回轉壽司或壽司便當中使用鰈魚鰭。

比目魚(有名/中~高價格帶)

比目魚(學名:Paralichthys olivaceus)在冬季至春季間最為旺季,特別是12月至2月的冬季最為旺季。這時的比目魚在寒冷的海水中生長,肉質肥厚,脂肪豐富。與鰈魚不同,比目魚的雙眼位於身體左側。比目魚以淡白且細膩的味道著稱,特別是「魚鰭」部位口感獨特。

鰹魚(有名/低價格帶)

鰹魚(學名:Katsuwonus pelamis)全長40至60厘米,壽命約10年,有時可達1米。旺季在春秋兩季。初夏鰹魚(3月九州南部至5月本州中部)肉質緊實,味道清淡。秋季的鰹魚(8至9月三陸)脂肪豐富,稱為「脂鰹」。鰹魚易變質,因此常作為「鰹魚炙燒」食用。

鱸魚(有名/低~中價格帶)

鱸魚(學名:Lateolabrax japonicus)在夏季旺季,生活在海灣和河口。鱸魚肉質細膩,味道淡雅,是一種上等白肉魚。鱸魚成長中名稱改變,幼魚稱為「コッパ」或「ハクラ」,1年魚稱為「セイゴ」,2年魚稱為「フッコ」,3年以上稱為「スズキ」。宍道湖名產「鱸魚奉書燒」亦聞名。

小鰭(有名/低~中價格帶)

小鰭(學名:Konosirus punctatus)的旺季是10月至3月,特別是11月至12月最為美味。小鰭是隨成長改名的「出世魚」,從「シンコ」到「コハダ」、「ナカズミ」再到「コノシロ」。在無冰箱時代,內臟去除後以鹽和醋漬保鮮。小鰭味道受鹽和醋漬影響很大,是壽司師傅展示技藝的食材。

鯖魚(有名/低價格帶)

鯖魚(學名:Scomber australasicus)自古以來是平民魚。因鮮度快落,因此以醋漬「醃鯖魚」壽司食用。白米上放鯖魚切塊的「バッテラ壽司」亦常見。市場上的鯖魚主要有三種,真鯖、胡麻鯖、大西洋鯖。真鯖旺季為晚秋至2月,胡麻鯖全年味道穩定,主要用於醃鯖魚。大西洋鯖主要在挪威近海捕獲,與真鯖相似。

秋刀魚(有名/低價格帶)

秋刀魚(學名:Cololabis saira)因秋季捕獲、形似刀而得名。此魚在北海道和東北冷海回遊。最大可長到約40厘米。3至6月在三重縣至四國近海產卵,7至8月北上。8月下旬至11月脂肪豐富,味道最佳,特別是9至10月三陸至房總近海捕獲的秋刀魚品質最高。

鮭魚(有名/低價格帶)

由於日本的天然鮭魚有寄生蟲(異尖線蟲),不適合生食。因此,現市場上的「トラウトサーモン」(學名:Oncorhynchus mykiss)是海水養殖的虹鱒。脂肪豐富,全年供應,價格實惠,受歡迎。主要進口自挪威和智利。

紅甘(有名/高價格帶)

紅甘(學名:Seriola dumerili)是鯵的一種,與鰤和平政並稱為「鰤御三家」。紅甘是大型魚,最大可達190厘米。天然紅甘罕見,主要以養殖為主。雖全年可食,但夏秋為旺季。新鮮紅甘口感有彈性,脂肪適中,味美。

鰻魚(有名/高價格帶)

鰻魚(學名:Anguilla japonica)自古以來是日本的美味魚類。現今99%為養殖。幼魚在赤道附近的馬里亞納海溝出生,隨洋流至日本河川成長。鰻魚血液有毒,需加熱食用。壽司中的鰻魚通常為醬油、糖和味醂混合的甜辣醬烤製的蒲燒。

真鯛(有名/高價格帶)

真鯛(學名:Pagrus major)屬於鱸形目鯛科,體長可達30厘米至1米。味道淡雅但帶有甜味,口感彈牙。被視為吉祥魚,常在婚禮和慶典上出現。壽司中通常保留魚皮,經過熱水燙後再冷水冷卻,使其口感柔軟。

關鯵(稀少/高價格帶)

鯵一般為大眾魚,但豐後水道捕撈的關鯵(學名:Trachurus japonicus)例外,是高級品牌魚。該海域海水溫度穩定,浮游生物豐富,使魚肉肥美且緊實。用竿捕撈,保持魚體完整,新鮮度高。

紅喉(稀少/高價格帶)

北陸地區盛行的紅喉(學名:Doederleinia berycoides)自2014年起成為全國知名高級魚。豐富的脂肪媲美鮪魚的腹肉,被稱為「白肉的腹肉」。通常秋冬季為旺季,但新潟縣和富山縣夏季為旺季。

哈馬奇(有名/高價格帶)

哈馬奇(學名:Seriola quinqueradiata)屬於鰤的一種,成長中名稱變化,最終成為鰤。大者可達80厘米,重10公斤。脂肪適中,肉質緊實,受各年齡層喜愛。比起鰤,哈馬奇味道淡雅,廣受歡迎。

鱧魚(稀少/高價格帶)

鱧魚(學名:Muraenesox cinereus)屬於鰻目鱧科,身形細長。雖外觀兇猛,但其白肉脂肪豐富,味道濃郁。鱧魚血液有毒,需加熱食用。鱧魚在夏季(6月至7月)旺季,脂肪豐富,味道濃郁。秋季的鱧魚稱為「名殘鱧」,產卵後更肥美,味道更濃。主要產地為兵庫縣和德島縣,神戶海域魚類和貝類豐富,是鱧魚的主要產地。在京都,鱧魚是高級料理。其他地區因骨多,多用於魚糕或魚丸。調理時需細切,特別方法使其骨刺易嚼。

虎河豚(稀少/高價格帶)

河豚肉毒極強,需專業許可證才能調理,但味道極佳。虎河豚(學名:Takifugu rubripes)是白肉魚中的高級品,肉質緊實,香味獨特。冬季為旺季,此時肉質最佳。雄性精巢稱為「白色鑽石」,味道和口感獨特。

笠子(稀少/中~高價格帶)

笠子(學名:Sebastiscus marmoratus)通常長20至30厘米,頭部大,背鰭棘突出。初冬至初春為產卵期,肉質透明,味道上品。肉量不多,適合用於鍋物、味噌湯、燉煮、鹽烤、炸物等多種料理。市場量少,刺身或壽司較少見。

皮剝(稀少/中~高價格帶)

皮剝(學名:Stephanolepis cirrhifer)是河豚的親戚,味道和口感媲美河豚。夏季為旺季,因其餌量增加,肉質肥美。肉質淡雅且有彈性。其肝被稱為「海中鵝肝」,味道濃郁。通常薄切刺身享用。

針魚(稀少/中價格帶)

針魚(學名:Hyporhamphus intermedius)旺季因地區而異。千葉縣和茨城縣旺季為11月至3月,石川縣和廣島縣為3月至5月。其銀色透明肉質美觀,口感細膩。

鯡魚(稀少/中價格帶)

鯡魚(學名:Clupea pallasii)被稱為「春告魚」,春季為產卵季。冬春季脂肪豐富,味道濃郁。鯡魚卵「數之子」知名。通常不作握壽司材料。

數之子(有名/中價格帶)

數之子是鯡魚(學名:Clupea pallasii)的卵巢鹽漬乾燥製品,象徵多產和吉祥。日本傳統上正月食用數之子。口感獨特,味道濃郁。

太刀魚(稀少/中價格帶)

太刀魚(學名:Trichiurus lepturus)因形似刀而得名,體表銀白色光澤。最大可達1.5米。旺季為7月至11月,特別是夏季脂肪豐富,味道最佳。主要在愛媛縣、長崎縣、和歌山縣捕獲。刺身最美味,皮部分有甜味。

伊佐木(稀少/中價格帶)

伊佐木(學名:Parapristipoma trilineatum)味道上品,肉質柔軟且有彈性,帶有海洋香味。旺季為春至夏,特別是初夏至夏季脂肪豐富,媲美真鯛。關東地方冬季捕獲的伊佐木脂肪豐富,鮮度高時肉質透明。

金目鯛(稀少/中價格帶)

金目鯛(學名:Beryx splendens Lowe)以其美麗的紅色外觀和上乘的味道著稱。金目鯛旺季因地區而異,一般為冬至春季。最大可達1米,但市場上常見的較小。生長在水深200至800米,捕撈困難,曾經不常食用的魚類。